閑著沒事兒買個LV包包、勞力士手表,然后再美滋滋地來一杯百加得。
這種看似和普通人關系不大的消費項目,如今也開始變得炙手可熱起來??淇薃PP數據顯示,6月,“二手奢侈品投資”搜索量環比上漲220%,“買手店”搜索量也環比上漲180%,體現出消費者對于二手奢侈品買賣及投資的濃厚興趣。
何為二手奢侈品?
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二手奢侈品就是有人把自己不用的或者不喜歡的奢侈品賣給專門收這類商品的店鋪,因為它自身還具有一定的價值,所以也能回收一些自己成本的行為。也有人因為喜歡奢侈品,但購買力不夠,所以會去一些地方專門淘這類的商品。
一、投資、夢想和環保,三者可兼得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到,大多數人選擇購買二手奢侈品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看中了其投資價值,買中古、vintage甚至成為年輕人的新型理財方式。
二手奢侈品的入行門檻較低,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相較于同品牌的新品來說價格也較為低廉,造成的價格負擔和經濟壓力較小,例如,知名品牌YSL的大號郵差包原價21000元,而在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的售價僅為7699元。
市場潛力被發掘,帶動了上下游的相關平臺,紅布林、只二、胖虎、妃魚等專門的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與線下買手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持續受到追捧——頻頻獲得投資,嗅覺靈敏的年輕人也從中發覺了獲取利潤的機會。
每個人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都有自己的選擇,調研顯示,年輕人購買奢侈品為了理財還是少數,更多的是奢侈品能夠滿足夢想、滿足個人的心理和社交需求。
資料來源:2023普華永道全球消費者洞察、觀研天下整理
還有一點極其關鍵,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是人們購買二手奢侈品的重要支撐。研究發現,制造一件新的奢侈品,往往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水污染和資源浪費,而二手奢侈品市場,則通過復用已有的商品,顯著減少了這些不利影響。每件奢侈品流轉一次,平均可以減碳量約6.6kg,相當于4棵沙棘樹一年的減碳量,減少25公里駕駛出行的減排量,以及64個60w的燈泡點亮一天的能源減碳量,這種影響力在逐漸增長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中不可忽視。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尤其是對于作為新一代消費者群體的Z世代而言,他們更加重視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減少浪費,作為循環經濟中重要板塊的二手奢侈品正好符合了他們的價值觀和愿景。羅德(Ruder Finn)和Consumer Search Group于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00名受訪者中,92.0%的中國消費者更傾向購買可持續奢侈品。
資料來源:羅德(Ruder Finn)和Consumer Search Group、觀研天下整理
作為最早踐行可持續時尚的平臺,循環時尚也是妃魚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根據《抖音電商二手商品行業趨勢碳減排報告》中的數據進行測算,僅2022年,妃魚平臺通過二手交易累計實現減碳約6575噸。
在此背景下,循環經濟模式創新也成為其上游奢侈品行業的關注重心。當前主要奢侈品牌已開始通過C2C或B2B2C平臺開發二手奢侈品租賃業務和轉售細分市場。古馳和開云在2023年2月共同推出了一個循環奢侈品中心,旨在從原材料、設計、生產和物流多方面重新定義價值鏈,同時創造一種更符合可持續性和循環經濟的消費方式。
二、讓市場的蛋糕越做越大
那這個市場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呢?
根據過去10年中國人在境內外消費的奢侈品中位數5千億為基準,我國現有奢侈品的存量至少在5萬億元。按照二手折舊系數3-5折計算,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是數萬億的市場。
盡管當前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僅占整個奢侈品市場規模的5%,但這與歐美發達國家二手奢侈品普遍30%左右的占比依然相去甚遠。
對標日本來看,我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還處于早期階段,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一來我國人口基數比日本的大;二來二手奢侈品消費人群不再局限于80后、90后,00后、10后也開始加入,有報告顯示,到2030年,“Z世代”和“alpha世代”(2010~2020年出生)的消費群體增長速度將達其他代際人群的3倍,占全部市場1/3?,F在是“得年輕人得天下”的時代,而這些新群體的加入,意味著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確實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過去幾年,盡管疫情抑制了二手奢侈品的消費與流通,但隨著經濟活動重啟,居民壓抑的消費潛力逐步釋放以及家庭儲蓄增加的推動下,我國消費者購買超高檔奢侈品的消費意愿增加。摩根士丹利2023年的調查顯示,2023年1月可能購買更高檔奢侈品牌商品的受訪者比例增至10.0%,而2022年5月僅為5.0%。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二手奢侈品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顯示,當前歐洲、美國等國外成熟奢侈品市場呈現出越來越嚴格的趨勢,不僅政府對奢侈品的稅收、進口、銷售和使用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監管規定,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加強對奢侈品銷售渠道的監管,防止消費者通過非正規渠道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如《德國供應鏈法案》(LkSG)和歐盟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CSDDD)。相比之下,成長中的經濟體正在尋求具有可持續性的奢侈品。隨著奢侈品行業面臨的監管法規實施日期越來越近,成熟市場預計將保持穩定增長,而亞洲其他地區將持續釋放增長潛力,進而帶動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增長。
眾多國際奢侈品集團也洞察到這一趨勢,今年上半年,奢侈品集團高管紛紛掀起訪華潮。而在這之前的2022年底,多家奢侈品品牌已借助跨境電商和海南離島免稅商店,加速進軍內地市場。例如,范思哲在成都、杭州、深圳和南京連開五家全新精品店,愛馬仕南京旗艦店翻新后重新向顧客開放,普拉達在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也開設了第二家精品店。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eoQ Data收錄的60家奢侈品品牌整體開店數約313家,閉店267家,開閉店比約為1.17,高于去年上半年的水平。其中,45%的奢侈品品牌實現了門店總數擴增,2%的品牌快速擴張。Stuart Weitzman門店擴增數位列第一,COACH、Cartier、PANDORA等品牌上半年也實現了穩步擴張。
三、二手奢侈品哪樣最搶手?
得益于今年驟然刮起的“靜謐的奢華”風,Celine和Bottega Veneta躋身搜索次數最多的二手奢侈品牌的前十名,超越了更為強調個性的Balenciaga;Gucci繼續保持榜首的位置;Louis Vuitton位居第二,其余依次是Chanel、Prada、Hermès、 Dior、Saint Laurent和Fendi。就整體增長顯著的品牌而言,Loewe在The RealReal平臺上的搜索量增加近六成 (59%),Loro Piana (36%)和Miu Miu (22%) 也有較明顯的漲幅。
具體到品類上,羅德傳播集團與亞洲領先的市場研究公司精確市場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23中國奢華品報告》顯示,在2,000名受訪者中,大多數二手奢侈品消費者更喜歡購買珠寶類商品。
資料來源:羅德(Ruder Finn)和Consumer Search Group、觀研天下整理
這背后究竟有什么理由來支撐這一數據呢?
一來,珠寶通常是奢侈品中相對較不受時間和季節限制的一類商品。由于其獨特性和和貴重性,珠寶類商品具有更好的保值和升值潛力,尤其在二手市場上,一些高端珠寶品牌的產品還可能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另一個是耐久度。價值高的奢侈品其實不少,但像珠寶這樣耐久度極高的卻不多。衣服包包會過時變舊、電子產品(比如手機)會更新迭代、手表和車子需要更精細的保養,而珠寶呢?不說鉆石、翡翠這樣硬度高、性質穩定,幾百年上千年都不會變的寶玉石,就是壽命最短的珍珠,也可以保存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而像金銀這樣的貴金屬材質,更是可以融了再鑄,頂多會有些微耗損而已。
除此之外,珠寶也是常見的禮物和紀念品。人們更加偏好于購買珠寶作為禮物來慶祝特殊場合,如婚禮、生日或紀念日,同時,這類人群往往希望將其傳給下一代,這種情感聯系和家族傳承增加了人們對珠寶的興趣。
盡管珠寶是今年線上平臺最暢銷的品類,但包包的銷售份額也在快速增長。奢侈品包包作為一種價值投資,具有品質和稀缺性的雙重回報,經典款式和限量版包包往往在市場上稀缺,因此在收藏市場上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其高品質的制作和精湛的工藝也使其在使用中保持良好的品質,成為了物質享受和價值保值的雙重選擇。
在此背景下,奢侈品牌漲價之風愈演愈烈。根據要客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高凈值消費者洞察報告》,近三年來,頂級頭部品牌包袋平均漲價幅度已經超過32%。以香奈兒經典款CF中號手袋近十年的價格來看,從3.78萬元到6.18萬元,十年間CF價格上漲了2.4萬元,漲幅約63%。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總的來看,相較于國外更成熟的消費環境和經驗積累,當前國內的二手奢侈品商業模式和行業規范仍處于探索之中。還有諸多亟待解決的行業規范問題,例如正品鑒定標準執行缺失、高端人才不足以及境外二手奢侈品流入受阻等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內發展前景廣闊的二手奢侈品市場會逐漸走向正軌。(LZC)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