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醫學行業概述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再生醫學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再生醫學利用了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及融合了組織工程技術、干細胞再生技術、克隆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等多項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通過激活機體內源性干細胞,或植入外源干細胞、干細胞衍生細胞、功能組織及器官來修復、替代和增強人體內受損、病變或者有缺陷的組織和器官。
作為被應用于替代、修復、重建或再生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理論和技術的新興學科和前沿交叉領域,再生醫學近年來發展迅速。2021年全球再生醫學市場規模達到200.2億美元,同比增長23%。預計2025年將達到504.4億美元,2020-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5%;預計2030年再生醫學市場規模將達到1,310.8億美元,2025-2030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1%。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生物再生材料產業化發展較快,高壁壘領域機會大于挑戰
1、生物再生材料優勢突出,具備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和誘導性
目前臨床及臨床前研究中涉及的再生材料的種類,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無機材料三大類,與其他屬性的生物材料相比,生物再生材料具有許多突出的優勢。首先,生物再生材料取材自豬、牛等天然動物組織,在保留動物組織結構的前提下,通過組織工程技術,植入人體后能夠被人體接受,不產生免疫排斥反應,這種特性使得生物再生材料在醫療應用上具有更高的相容性和適應性。其次,生物再生材料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和誘導性,能在植入原位粘附、征集機體自我修復機制釋放的生長因子及種子細胞,誘導組織再生,這種特性使得生物再生材料能夠促進人體組織的生長和修復,從而改善患者的術后生活品質。
此外,生物再生材料還具有良好的力學順應性及降解順應性。這意味著生物再生材料可以適應不同的力學環境,并且可以在體內降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這種特性使得生物再生材料在醫療應用上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生物再生材料的制造工藝也具有許多優勢。生物再生材料的制造涉及到組織工程、細胞生物學、化學等多個領域,其制造工藝的精細化和智能化程度較高,這使得生物再生材料的制造過程更加可控和高效。
大類 |
分類 |
部分代表種類 |
優勢 |
天然高分子材料 |
蛋白類 |
絲素蛋白 |
生物相容性良好,強度匹配、生物降解、減少炎癥 |
膠原蛋白 |
高拉伸強度、止血性能、生物降解、低抗原活性 |
||
脫細胞外基質 |
為組織和機體提供力學支持和物理強度 |
||
多糖類 |
殼聚糖 |
生物降解性、細胞親和性和生物效應 |
|
透明質酸 |
親水功效、高度保濕、調節滲透壓、促進細胞修復 |
||
核酸類 |
多聚脫氧核糖核苷酸 |
促進細胞成長、增強細胞活力、改變機體代謝 |
|
合成高分子材料 |
聚乳酸 |
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力學及機械性能良好 |
|
聚己內酯 |
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細胞生長支持 |
||
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 |
生物相容性、無毒、良好成囊成膜性能 |
||
無機材料 |
羥基磷灰石 |
促進組織修復、參與體內代謝、骨傳導性 |
|
β-磷酸三鈣 |
生物相容性、生物無毒性、成骨性、炎癥反應少 |
||
生物玻璃陶瓷 |
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力學性能良好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生物再生材料是產業化最好的細分賽道,已有多款產品上市
再生醫學分為生物再生材料、干細胞修復、器官再生三大板塊。由于監管、技術發展沉淀等原因,基于生物再生材料的再生醫學研究走在了產業化前列,成為該領域起步較早、發展較迅速的細分賽道。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在資金和政策的雙重支持下,中國生物再生材料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硬腦膜、硬脊膜、口腔修復膜等生物再生產品相繼研發成功,已有中國再生醫學、正海生物、奧精醫療、冠昊生物、邁普醫學等多家組織再生材料企業上市,但這并不意味著生物再生材料領域市場空間的緊張。以骨科為例,隨著人口老齡化,骨科臨床手術需求持續攀升,骨科植入材料的市場也在攀升,逐漸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而隨著骨科發病率持續上升和再生醫學概念的深入,針對該市場的再生醫學產品應用及需求都將越來越廣泛。
具體從行業內上市企業的研究方向來看,其商業化應用主要集中在結構類產品,皮膚、骨、肌腱等相對容易產業化的領域,而注入再生器官、再生組織等高壁壘領域機會可以用人跡罕至來形容。據悉,再生腎臟、再生心臟在全球范圍內都沒有產品進入臨床,人工胰腺有2家實驗室進入Ⅱ期臨床,5-6家進入Ⅰ期臨床。從成果轉化的角度來看,這些或許是更值得科研人員突破和轉化的方向,也或許是一個機會。但要把這一機會變成現實,除了優質科研成果產出和轉化,也離不開政策、監管和資本的支持。
再生材料領域部分公司名單
企業 | 成立時間 | 細分領域 | 主要應用方向 |
冠昊生物 | 1999 | 再生材料/組織工程 | 腦科、組織修復 |
瑞濟生物 | 2002 | 再生材料 | 骨科/眼科/醫美 |
正海生物 | 2003 | 再生材料/組織工程 | 口腔、骨等修復 |
邁普醫學 | 2008 | 再生材料 | 硬腦(脊)膜 |
佰傲再生 | 2011 | 再生材料/干細胞技術/組織工程 | 口腔/骨科/眼科/神經外科 |
白衣緣 | 2011 | 再生材料 | 軟組織的再生修復 |
湃生生物 | 2014 | 再生材料 | 皮膚 |
瑞泰生物 | 2014 | 再生材料 | 眼科 |
達爾文 | 2016 | 組織工程/再生材料 | 骨關節炎 |
華邁醫療 | 2016 | 再生材料 | 骨修復材料 |
康膝生物 | 2016 | 再生材料 | 骨性關節炎 |
立心科學 | 2016 | 再生材料 | 骨科 |
諾普再生 | 2016 | 組織工程/再生材料 | 軟硬組織修復 |
華諾生物 | 2017 | 再生材料 | 止血產品、醫美 |
諾一邁爾 | 2017 | 組織工程/再生材料 | 口腔、眼科、耳鼻咽喉 |
睿生科技 | 2019 | 組織工程/再生材料 | 口腔科、神經外科 |
藍皓生物 | 2019 | 再生材料 | 口腔、醫美 |
美柏生物 | 2019 | 再生材料 | 醫美、頜面再生 |
思元醫療 | 2019 | 再生材料 | 組織修復 |
蘇生生物 | 2019 | 再生材料 | 骨科、運動醫學 |
臻赫醫療 | 2020 | 再生材料 | 骨科 |
復向醫療 | 2020 | 再生材料 | 骨科、醫美 |
賢石生物 | 2020 | 再生材料 | 軟組織修復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三、干細胞是再生醫學領域的主要力量,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1、干細胞抗衰老備受青睞,同時還可干預老年性疾病
從秦始皇派遣徐福去外海尋找丹藥,漢武帝終其一生寵信方士追求仙藥到唐太宗晚年食丹藥…無一不體現出,長生不老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之一。在醫學延長人類壽命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再生醫學就隸屬于這第三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整體性和系統性的方式來替代和修復人體受損組織,從而進一步延長人類壽命10歲至20歲。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其中,干細胞在人類重大疾病、抗衰老、損傷修復方面表現出了巨大的潛能,逐漸成為了再生醫學領域的主要力量。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約2.6億人,占總人口的18.7%,相比2010年上升約5.4個百分點,2030-2050年將迎來我國人口老齡化最為嚴峻的時期。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干細胞抗衰老被給予了厚望。
干細胞抗衰老的作用機制
作用機制 | 分析 |
分化再生成機體器官所需的新細胞 | 干細胞在進入人體內,可以分化形成機體各組織所需的新細胞,代替老化細胞,對體內的受損細胞進行補充。在《對話科學家》欄目中,中國科學院周琪院士指出,干細胞可以自己不斷地復制自己,它會不斷地增殖,它也可以向各種組織器官分化。所以它這種特性決定它有這種潛質,替代、修復那些缺損的器官,甚至是延緩我們的衰老,增強健康體質。 |
旁分泌細胞因子,提供營養促進細胞愈合 | 干細胞還具有旁分泌細胞因子功能,它在進入人體后能夠分泌出多種活性細胞因子,這些因子能夠為機體內損傷或是衰老的細胞提供營養成分,促進細胞的自我愈合,從而激活人體自身的“自愈功能”促進皮膚再生。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同時,干細胞是能自我復制、自我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一類細胞。鑒于其生物學特性,被認為能夠改善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疾?。ㄈ缤诵行怨顷P節炎、老年癡呆等)。所以,干細胞被逐漸研究用于治療各個系統的疾病,如老年癡呆、帕金森、骨髓衰竭、肌肉萎縮癥、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當前,腦中風、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等這類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疾病,已經成為了當今醫學的研究熱點,以干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的發展,是攻克這些疾病的新希望。
2、我國干細胞技術研究全球領先,公司產品管線覆蓋適應癥廣泛
在此背景下,眾多以“干細胞”治療為核心的臨床研究如火如荼的開展,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熱潮,而我國在干細胞領域的研究,毋庸置疑位于世界第一梯隊。當前我國申請的干細胞專利(族)數量高達4535件,位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專利(族)總量的7.93%,我國也歷來重視干細胞領域的研發工作,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則設立了“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進一步推進了干細胞的臨床轉化及干細胞療法相關技術的研發。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37家醫療機構通過國家衛健委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備案,其中22家為部隊醫院。
此外,我國干細胞技術領域的公司產品管線覆蓋的適應癥也十分廣泛,當前通過國家衛健委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113項,按疾病類型分布占比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神經系統疾?。?7項)、免疫系統疾?。?6項)和婦科疾?。?4項)。
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按疾病類型分布
疾病類型 | 疾病名稱 | 項目數 |
神經系統疾病 | 小兒腦性緣瘓、帕金森病、缺血性卒中、脊納損傷、阿爾茨海默病、視神經肖髓炎譜系疾病 | 17 |
免疫系統疾病 | 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銀屑病、移植物抗宿主病 | 16 |
婦科疾病 | 不孕癥、卵巢功能不全、宮腔粘連、卵巢早衰 | 14 |
呼吸系統疾病 | 間質性肺病、新型冠狀病毒所致肺炎、支氣管擴張 | 12 |
肝臟疾病 | 肝硬化失代償期、肝功能衰竭、肝移植術后缺血性膽管炎 | 12 |
糖尿病及并發癥 |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 11 |
骨科疾病 | 膝骨關節炎、半月板損傷、母修復 | 8 |
心血管疾病 | 心肌梗死、心衰 | 5 |
腸道疾病 | 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肛瘺、放射性腸炎 | 5 |
眼科疾病 | 視網膜色素變性、黃斑變性 | 3 |
皮膚損傷 | 燒傷、放射性皮膚損傷、皮膚移植后創面修復 | 3 |
口腔疾病 | 慢性牙周炎 | 2 |
鼻病 | 變異性鼻炎、空鼻綜合征 | 2 |
其他 | 血小板減少癥、慢性腎病 | 3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目前世界范圍內陸續有干細胞藥物獲批上市,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曾把中國評為最適合干細胞療法的國家第一名,我國國內干細胞臨床試驗發展勢頭也很強勁,同時國家和地方政策頻出,指導行業有序、高質發展,相信隨著干細胞技術在疾病領域的不斷突破,其成果將惠及更多人群。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干細胞在老年性疾病的干預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其在醫美領域的重要性也有待挖掘。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干細胞在促進皮膚再生與修復、組織血管化、軟組織再生、骨與軟骨修復、多組織年輕化及毛囊再生等多方面均有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燒傷恢復領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未來必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四、人工智能持續火爆,未來再生醫學與AI將實現深度融合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興起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尤其是今年上半年ChatGPT、文心一言等生成式AI大模型的出現,更是掀起了“AI+醫療”的熱潮,目前,包括谷歌、亞馬遜、英偉達、騰訊、京東在內的國內外科技巨頭爭先布局“AI+醫療”賽道。
再生醫學作為科學及技術交叉應用的前沿醫學領域之一,與AI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具體將表現在個性化醫療和預測性醫療、細胞和組織工程、智能生物材料和藥物研發等領域,例如,AI輔助藥物發現目前是成熟的商業模式,將AI的技術引入到細胞工業、材料技術及配方、組織工程的設計等方面,會產生多維碰撞,將極大的促進再生醫學的整體發展。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再生醫學目前仍處于發展的早期,即使在全球范圍來看,其規則、規范也尚不完善,部分細分領域申報路徑,法規上相對不夠明確,例如,細胞培養基行業依然沒有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國內企業通過 DMF 備案、GMP管理體系認證、ISO認證、醫療器械認證、質量審計情況等方面來論證自己的完善質量體系。因此,行業監管的規范化、清晰化應盡快提上日程。(LZC)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