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基本概述
人力資源服務簡稱HRS,是指人力資源服務商為人才和用人單位其雙方提供的相關服務,目的是平衡人力資本的供給和需求,滿足企業經營發展需要,促進人力資本開發與人員優化配置的服務工作。與市場中其它服務類型最大的區別在于,人力資源服務是聚焦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服務,是將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服務類型,其業務主要包括招聘,薪酬人事管理和業務外包等。
人力資源服務其本質形式是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源供給形式,是適應現在企業需求,順應政策法規的一種人才和服務模式。人從對象上區分,力資源服務可將其分為人才服務和企業人力資源服務;從內容上區分,力資源服務可以分為獵頭服務、勞務派遣、勞務外包、培訓服務、管理咨詢服務。
人力資源服務分類
基本概述 |
||
從對象上區分 |
人才服務 |
人才服務是指人力資源服務提供商,以單個人為服務對象,而進行的人才服務工作。從人才服務的類型上看,又分為高層次人力資本服務(如:獵頭)和普通勞工派遣(如:勞務派遣),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人才的層次和工作內容不同。 |
企業人力資源服務 |
人力資源服務商向企業等法人提供一系列人力資源的服務,如人員招聘、人員培訓、員工測評、管理咨詢等服務內容和形式。 |
|
從內容上區分 |
獵頭服務 |
一種中高層管理者的代招聘服務;也是一種最基礎、無技術含量的傳統服務形式,早期出現在歐洲國家,2000年后逐步引入中國,但從實際運營和服務情況來看,效果不佳,漏洞較多、亟待完善。 |
勞務派遣 |
即與企業、員工建立“三方勞動關系”;以勞工、用人方、用工方三方形式存在的一種用工形式。 |
|
勞務外包 |
實則是勞務派遣的一種“變種”用工形式;最初的目的是與國家用工政策和法規打“擦邊球”,規避員工辭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靈活用工的一種行為,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這種形式終將會“壽終正寢”。 |
|
培訓服務 |
就是由企業提出培訓需求,或者由培訓服務提供商幫助企業進行培訓調研和分析之后制定培訓計劃(該形式眾多培訓機構不具備此能力),并由培訓培訓服務機構進行師資匹配和授課教學的一種傳統服務形式。該培訓服務商實則是進行“師資販賣”并賺取差價。 |
|
管理咨詢服務 |
由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在企業診斷的基礎上,分析出企業出現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并依照企業實際情況出具整體解決方案,與企業管理者確認后,依照計劃進行方案實施和推進的一種人力資源服務類型。該人力資源服務類型源自于西方,改革開放后逐步引入中國,比較知名的咨詢服務企業如麥肯錫、正略鈞策、智林咨詢、北大縱橫等專業管理咨詢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內容廣泛,涵蓋戰略、流程、人力資源、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品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內容)等。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行業市場發展情況
1、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市場規模逐步擴張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新生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專業性不斷增升。同時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各類企業與組織需求的增加,我國人力資源行業也在逐步橫向整合和縱向發展中。
人力資源服務業在我國屬于朝陽行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2.46萬億元,增速21.18%,比2015年市場規模增長近1.5萬億元。截至2022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規模達到2.5萬億元。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跟據市場分析,近年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原因主要是我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的不斷提升,其從業人員流動率高的特性為人力資源服務市場提供持續動力。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從2015年的42%增長到了48%。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整體呈現出行業規模持續擴大、穩就業促發展作用日益增強、服務內容日漸豐富、產業園體系不斷完善、服務配置不斷提升、國家政策支持態度持續明確、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服務產品創新發展、對外開放深入推進等諸多特點,正逐步迎來進一步規范化、縱深化的發展,為我國實施穩就業促就業、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21年人力資源服務全行業為3.04億人次勞動者提供了各類就業服務,為5099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了專業支持。2021年全國共舉辦各類招聘會28.6萬場,網絡招聘發布崗位信息8.45億條,培訓勞動者2662.22萬人次,有力促進了就業大局穩定和人力資源順暢流動配置。
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幫助250余萬未就業畢業生實現就業,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517萬人;全年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2.7萬場,幫助5.9萬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215萬余人次;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和制造業、康養等重點領域開展補貼性培訓,超過1600萬人次參加;全年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共為3億人次勞動者和5268萬家次的用人單位提供了專業服務,充分發揮了匹配供需、專業高效的優勢,助力穩就業保就業,取得積極成效。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自2013年跨過勞動力拐點之后,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且供應增速逐漸低于經濟增速。雖然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優勢和產業集群優勢,但從長期看,勞動力缺口將會日漸增大。而在勞動力缺口日漸增加的同時,由于產業升級(機器人)未達預期,短期內無法填補勞動力的空缺,因而導致了中國勞動力市場求人倍率連年攀升。
而在勞動力細分結構中,“藍領”崗位的空缺更是嚴重。因此前國內人口結構現狀,同時在近些年發展過程中不同行業間的薪資差距快速增大,導致大家主觀觀念存在有“歧視”藍領的思想。此外近年來大齡勞動力大量退休,導致藍領勞動力供不應求,尤其是制造業的藍領工作者在多因素驅動下更為短缺,招聘難上加難,也形成了崗位、地域之間的錯配。
2、靈活用工服務崛起,增長潛力逐漸凸顯
靈活用工實際上是客戶企業將非核心的、臨時性的、重復性的工作委托給經營靈工業務的人服企業,人服公司根據崗位要求以及相應的用工需求,雇傭靈活性的求職者,完成企業用工任務。靈活用工與全職用工、勞務派遣存在較大的區別,其主要是通過勞動力的歸屬權與實際服務對象的分離,實現了在用工需求、服務形態、用工成本以及用工風險的轉移等方面更強的靈活性。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靈活用工作為新時代的雇傭關系,在幫助企業降本提效壓力的同時,也為求職者帶來更多元的工作選擇,構筑起了新時代的用工橋梁。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強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而如何根據業務需要以較低的成本和風險快速招到合適的人才,從人才“為我所有”到人才“為我所用”,這也是靈活用工行業得以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所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達到8944億元,同比30.9%。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另外從增速來看,自 2018 年起,我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增速始終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即使在 2020 年疫情沖擊下仍有 35%的增長,增長潛力逐漸凸顯,未來有較大發展。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3、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共同趨勢 FESCO引領行業數字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共同趨勢。人力資源行業也不例外,目前人力資源數字化已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皵底只笔侨肆Y源轉型的核心。數字化是信息化的升級版,運用更加先進的算法技術以及更完善的底層邏輯設計出適合企業的系統平臺,使運營流程更加標準化、數據更加規范化、決策更加智能化?!稗D型”是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的重點,轉型并不是簡單的新技術轉變,更是企業組織文化和思維方式的轉型,構建以用戶為導向、數據為基礎的開放性、互聯性組織,形成人力資源服務的全新體系。
根據人社部印發的《關于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全面提升數字化水平、鼓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來增強創新發展動能。有相關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人力資源數字化滲透率僅為5.2%,較低的數字化普及程度以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為人力資源管理及服務模式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在諸多因素推動下,目前許多企業已經快馬加鞭進行數字化的轉型。其中FESCO作為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先行者,通過構建智慧人力服務生態,以長遠目光引領了行業的繁榮發展;率先布局數字化轉型,在提升自身數字化能力的同時,不斷通過數字技術及服務為企業賦能,加速人力資源行業的整體數字化和智能化進程。
據了解,FESCO借助領域大語言模型、流程機器人、低代碼開發平臺等先進的技術,在管理數字化、運營數字化、產品賦能、服務體驗等方面打造數字生產力,不斷提升客戶體驗和自身競爭力。
目前FESCO已經形成全棧式數字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人力資源管理全面降本提質增效,并相繼推出了FESCO APP·綜合智慧服務平臺、工惠通·智慧工會服務平臺、易北京·國際人才綜合服務平臺等一系列智能化平臺,目前超過95%的服務實現了數智一體化。
4、市場格局高度分散,國內龍頭企業有望迅速崛起
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眾多,其中民營機構構成行業主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接近6萬家,其中民營人力資源機構數量占比達到86%,構成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主體。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6.3萬家,從業人員104萬人。
資料來源:人社部,觀研天下整理
雖然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進入壁壘低,機構數量眾多,但成為頭部企業的壁壘較高,先發優勢明顯,最終的行業頭部企業大多都有豐富的經驗積累,穩定增長的大客戶訂單,具備提供綜合性服務的能力。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的能力日益成為行業競爭的關鍵。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人力資源服務全產業鏈格局,能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業內龍頭企業優勢明顯,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總體而言,整體來看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集中度較低,并有集中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 CR3 和 CR5分別為 2.13%/2.16%,遠低于全球 13.6%/18.8%的水平,可見未來有著廣闊的提升空間。同時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表現出分散格局下的集中趨勢,行業CR3 由 2019 年的 1.78%提升至 2021 年的2.13%。預計未來隨著頭部公司業務范圍的拓展和規模效應的顯現,市場集中度有望得到持續提升。(WW)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