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賣行業概述
餐飲外賣是為消費者提供食品下單、配送的服務。該服務主要由餐飲商家、外賣平臺、外賣騎手三方合作完成,最終將食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其實餐飲外賣行業是起源于電話訂餐,如今依托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訂餐模式產生。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外賣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餐飲外賣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其上游由餐飲商戶和外賣騎手組成,外賣騎手又可分為uu跑腿、點我達等眾包平臺的外賣騎手,以及美團外賣、餓了么等的自營平臺的外賣騎手;中游主要是餐飲外賣平臺,主要包括餓了么、美團等綜合性外賣平臺,以及肯德基宅急送等垂直型外賣平臺;其下游消費又可分為企業消費和個人消費,其中個人消費占據主導。
外賣行業產業鏈圖解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外賣行業供給側分析
1、餐飲商家分散且競爭激烈是我國餐飲最大的特點
目前,我國餐飲行業供給側分散且開店及關店的流動性很大,玩家眾多且競爭激烈。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餐飲總店數約為579個,門店數量約為45312個。而對比美國61%及日本53%的連鎖化率水平,2021年中國餐飲行業連鎖化率僅為18%,2020年百強企業營收占比僅為7.8%。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餐飲店通常處于高毛利、低凈利生存狀態,外賣增加商戶收入與利潤
由于餐飲門店競爭激勵,在品類、品質同質化嚴重,大部分餐飲商戶存在租金和人力成本上漲、客戶需求多且不穩定、科學運營能力缺乏等痛點,通常處于高毛利、低凈利生存狀態?;ヂ摼W平臺則通過多維度向B端賦能的方式,針對不同類型的商戶推出不同類型的產品及服務。
外賣則是更好的銷售渠道。在商場、超市等繁華階段,餐飲門店租金高,雖然可以給門店帶來更多流量,但是相對于外賣而言,客流量不再完全依賴于商戶付出租金溢價而帶來的優勢,同時可以從線上獲取用戶,外賣是基于商戶菜品、口碑等變量的基礎上對空間的改造,讓商戶更多聚焦在菜品品質與服務質量上,同時通過數字化的運營能力提高經營效率。
此外,對于門店同質化而言,一般在二線城市普通中小正餐商家,通常是夫妻老婆店,一般日訂單量大概70單,客單價約21元,原料成本占比35%,人力成本占比27%,房租成本占比14%,最終門店凈利只有4%,通常門店凈利只有2000元左右。假設這類門店開通外賣及門店新增30單外賣訂單,即外賣訂單占比30%,在外賣技術服務費率及履約服務費率總計24%的情況下,門店凈利能超過4000元及以上,門店凈利提升至8.6%。
3、外賣霸王餐刷單等亂象出現,攪亂市場秩序
不過,隨著外賣行業快速發展,霸王餐刷單、惡意點評等亂象相繼出現,對商戶、消費者及市場本身都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以外賣店鋪刷單為例,在社交平臺上出現推薦外賣“霸王餐”APP等相關視頻和文章,通過“滿25減20”“滿12減10”“滿10減10”等活動,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青睞。
外賣霸王餐指的是有人專門組織消費者點外賣,讓他們通過小程序去指定的餐飲店下單,吃完外賣后,給予店鋪正向留言和五星好評,就可以獲取高額的返現。雖然這讓消費者吃到“免費的午餐”,商家贏得了好評和銷量,但組織刷單公司賺走了差價,而且仔細算賬,其實發現商家并沒有得到更大優勢。某位經營者表示,雖然外賣霸王餐帶來訂單提升,但并沒有賺到錢,比如,假設一份35元的套餐,加上返現、返點、配送費等費用,一個月刷單一兩萬,但基本上是賠本賺吆喝,賺到的錢都被刷單組織賺走。
而且從法律程度來看,該等行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客觀上導致平臺的相關數據喪失真實性和客觀性,直接影響、破壞其他競爭對手構建的數據體系和評價體系的公信力,從而損害其他競爭對手的競爭力,構成不正當競爭的違法;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層面,該等行為通過刷單大大提高了其銷量、增加了好評,以此形成的虛假表象來進行宣傳,對社會正常經營秩序也造成混亂,也屬于對消費者知情權的遣返,可能會對消費者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也涉嫌虛假宣傳。
不過,當下有不少平臺已經嚴厲打擊刷單行為,對于違法刷單商家,平臺一經發現,會對涉事商家采取降權、置休,甚至是下線等處罰,對于黑灰產行為也會聯動公安機關進行立案打擊,最終為商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健康的外賣生態。
三、外賣行業用戶側分析
1、吃飯是高頻且剛需的場景
在用戶側方面,與其他零售商品購買相比,“吃飯”是高頻且剛需的場景,總體而言用戶滿足方式分為“在家吃飯”及“在外吃飯”。根據相關資料可知,2021年在家吃飯市場空間約5.4萬億,包括3.2萬億的糧油、食品飲料及酒水零售,以及2.2萬億的生鮮零售;在外吃飯2021年市場空間約為4.7萬億,其中包括2.27萬億的堂食、9300億的外賣及1.5萬億的團餐。
2、我國外賣行業發展迅猛,用戶規模超過5億人
近年來,隨著外賣服務場景持續擴大和用戶需求深化以及居民消費的提升,我國外賣行業發展迅猛。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2022年中國外賣市場規模達到1.1萬億元,2018-2022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外賣用戶規模達到5.2億人,較2018年增長26.83%。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四、外賣行業騎手側分析
1、配送是外賣行業核心競爭力,外賣人員數量增長迅速
隨著外賣行業競爭如火如荼,D端配送服務體驗是核心競爭力,而騎手是保障用戶及商戶體驗最重要環節。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外賣騎手數量突破700萬人;到2021年更是達到約1300萬人。同時,根據美團外賣近兩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團騎手的數量為527萬,2022年美團騎手的數量則變成了624萬人。此外,餓了么公布的2022年藍騎士顯示,短短2年多時間,國內外賣騎手數量至少增加300多萬人,總數達到738萬人。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那么為什么外賣員數量增長速度如此之快呢?一是外賣利潤高,越來越多企業開設外賣平臺,這就導致對外賣數量需求增加;二是外賣員進入門檻低。
2、外賣騎手內卷愈演愈烈,外掛軟件泛濫
然而,外賣員職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安全性問題較大,外賣員在路上風險較高,易受到交通事故的影響。
二是外賣騎手的內卷戰爭越來越大,在飽和的外賣人員數量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外賣搶單外掛,來爭取更多訂單,如天使、死神、雷神、戰神、天神、蝙蝠俠……2023年3至6月,美團連發四次外掛警示公告,對2909名騎手做出*限制接單/注冊的處罰,意味著這批騎手在美團的職業生涯將徹底結束。
外掛分外置和內置軟件兩種。外置不易被系統監測,會模擬人在手機屏幕上的操作思路、控制按鈕來搶單,價格昂貴;內置軟件的價格更低,種類更多,可靈活設置搶單范圍、距離和順風訂單,但其高頻率刷新動作易被系統監測認定為違規,。
雖然外掛為騎手帶來更多訂單及收益,但是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讓搶單市場變成惡性內卷,不僅損害眾多騎手權益,也破壞外賣系統的資源分配平衡,造成外賣服務行業質量的整體下降。而且,這種屬于違法,很有可能讓自己深陷囹圄。
五、外賣行業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外賣行業雖然規模已經達到萬億,但是市場亂象叢生,這不僅需要企業加強平臺監管,也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外賣行業市場發展秩序。(WY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